原来的陈本虚,琴棋书画,吹打弹唱。虽然都是个半吊子。也是能够插上一个手的。当然最喜欢的,还是下象棋。

往街角处只要一坐,总是必须要到有人喊:吃饭了。才肯放了手。现在的陈本虚,根本就不去下了。陈本虚也喜欢打扑克。一天天的,那是离不开身。

如今的陈本虚,已经和它无了缘分。鱼,陈本虚从小就在沱江河上玩,从来就再也不去钓了。就连家里头的电视机,陈本虚都不晓得,放到哪里去了。到了最后,连心爱的笛子,也砸碎了。二胡只是一把火,就看不见了。

这个文艺创作,真就是陈本虚全心全意的劳动了。
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
那一天,老婆发了大火了,大声骂道:

“现在这日子,搞的是什么鬼了。以前啊,这人,一天天的,都累得个要死。可是只一两天时间,我们就要做一次作业。有时候开心了,甚至一天也要做两次。

现在只是一天到晚,坐在家中,哪里都没有去。可这一回回的,个把月,都过去了,怎么都还没有一次?你写个鬼哟,不要再写了。也不要再看那些了。

可陈本虚写得正是高潮。哪里又听得进去。就是一天天的,不是在埋头看书,就是夜夜进了剧场,主要任务,就是看戏。

这也不能够光怪陈本虚,有时候老婆在那里,兴趣正浓。他却在就要往下追击,一举守成了作业时,突然又想到了《陈三两》。这一想啊,正式的业务,就不能完成了。

人痴在了那里,直到老婆的耳光,“拍”的一声上来。才恍然大悟。

“在想哪个。是那天给你送酒来的那个吧。”

看剧团演的戏,反复地看《玉堂春》,看《狸猫换太子》。看《空城计》。反正是自己不用花钱的。

看得那个痴啊。一回回的,当老生陈琳,捧着手中襁褓,一步步上场的时候。陈本虚在台下,就开始抹眼泪了。到凤凰城看,到铜仁市也看,到邵阳,还在看,一次次还坐在第一排的边边上看。

连在台上的老生陈琳,蹒跚着一上了台,眼睛就看到了下面的陈本虚,又在第一排,还是流眼泪了。事后都笑笑着说道:

“陈本虚,我的天啊。老子都演得烦死人了。你还天天看的津津有味。”

“没有办法,我半路上出家,要好好跟你们学习啊。”

陈本虚真的知道,现在的工作,是自己要恶补的时候到了,以前自己的底子,那是太差了点。

在刚刚得以入门的时候,陈本虚放下了手中的锅铲,到了麻阳图书馆,看了足足有一个星期的资料。加上了自己平时积累的民间故事。匆匆地写下了《满朝荐》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