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你?!” 李豪低喝一声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黑衣蒙面人,手中寒光闪闪的匕首还在滴血。

不等对方出手,李豪已先发制人。

他侧身一闪,躲过刺来的匕首,反手一记肘击狠狠砸在黑衣人肋骨上。

黑衣人闷哼一声,踉跄后退。
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显然出乎黑衣人的意料。

他原以为盛王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,却没想到对方身手如此敏捷。

李豪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,一个箭步上前,一记干脆利落的扫腿将黑衣人绊倒在地。

黑衣人摔倒的瞬间,李豪迅速夺下他手中的匕首,抵在他的喉咙上。

“说!谁派你来的?”李豪厉声喝问。

黑衣人挣扎着想要起身,却被盛王死死压制住。

他李豪加大了手中的力道,匕首的锋刃划破了黑衣人的皮肤,一丝鲜血渗了出来。

“不说?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!”李豪
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
黑衣人李豪察觉到异样,立刻捂住黑衣人的嘴,将他拖到一旁的灌木丛中隐藏起来。

脚步声越来越近,一群巡逻的侍卫出现在小巷口。

他们发现了地上躺着的李璘的侍卫,立刻围了上来。

“怎么回事?这里发生了什么?”领头的侍卫大声问道。

李豪屏住呼吸,一动不动地躲在灌木丛中,观察着外面的情况。

侍卫们仔细检查了李璘侍卫的尸体,发现他身上有多处刀伤,显然是被人暗杀的。

他们开始在周围搜索线索,希望能找到凶手。

李豪知道,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这里,否则一旦被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他趁着侍卫们不注意,悄悄地溜出了小巷,消失在夜色中。

在摆脱追兵后,李豪并没有回宫,而是去了一个隐蔽的地方。

他逼问抓到的黑衣人,终于得知是李璘雇佣的杀手。

李豪冷笑一声,将这个消息散布了出去。

李璘的名声一落千丈,而李豪则赢得了一些同情和支持。

翌日清晨,杨国忠府邸,一个身影匆匆走进书房,“大人,计划失败了……”

杨国忠猛地站起身,“你说什么?!”

杨国忠的脸色阴沉得可怕,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密布。
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他怒吼着,将手中的茶盏狠狠地摔在地上,碎片四溅。

暗杀失败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,将他精心策划的计划彻底摧毁。

盛王,这个眼中钉,肉中刺,竟然如此命大!
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,眼珠转动,一个新的阴谋在他心中酝酿。

“传令下去,让鲜于仲通立刻进宫!”他冷声吩咐道。

早朝之上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,群臣噤若寒蝉,连呼吸都小心翼翼。

杨国忠一袭紫红色官袍,在朝堂之上格外显眼,他那张原本就阴鸷脸,此刻更是布满寒霜,如同被激怒的毒蛇,随时准备择人而噬。

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奏折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仿佛要将那薄薄的纸张捏碎。

“陛下,”杨国忠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,带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阴狠,“臣有本要奏!”

他猛地抬头,目光如炬,直视着高坐龙椅之上天子,那眼神中,既有对皇权的敬畏,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。

“近日宫中发生刺客行刺事件,此乃动摇国本大事!”杨国忠的声音陡然提高,如同平地惊雷,在朝堂上炸响,“臣听闻,盛王殿下竟私自抓捕刺客,越俎代庖,此乃大不敬!”

杨国忠顿了顿,眼角的余光扫过站在一旁盛王,那眼神中,充满了怨毒和恨意。

“更甚者,盛王殿下还对那刺客严刑拷打,屈打成招,其手段之残忍,令人发指!”杨国忠的声音再次拔高,语气中充满了煽动和蛊惑,“此等行径,实属违反朝廷律法,扰乱朝纲,若不严惩,何以服众?何以正国法?”

杨国忠话音刚落,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。

一些官员纷纷附和,指责李豪目无王法,胆大妄为。

李豪神色平静,他知道这是杨国忠的陷阱,但他早已做好了准备。

“父皇,”李豪上前一步,不卑不亢地说道,“儿臣抓捕刺客,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,并非有意违反朝廷律法。况且,儿臣已经从刺客口中得到了重要情报,事关国家安危,还请父皇明察!”

就在这时,哥舒翰站了出来,他声如洪钟,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盛王殿下此举并无不妥。刺客行刺,盛王殿下为了自保,审问刺客也在情理之中。况且,如今边关战事吃紧,盛王殿下还要训练将士,若不能保证他的安全,又如何能让他安心为国效力?”

哥舒翰的支持无疑给了李豪一剂强心针。

那些原本附和杨国忠的官员也开始犹豫,不敢再轻易开口。

李隆基坐在龙椅上,面色阴沉,一言不发。

他深知朝堂上的权力斗争,也知道环儿和杨国忠之间的恩怨,但他更关心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。

“此事容后再议!”李隆基最终做出了决定,他挥了挥手,示意退朝。

李豪走出大殿,心中却并没有放松警惕。

他知道,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
杨国忠不会轻易善罢甘休,接下来的斗争将会更加残酷。

他抬头望向天空,眼神坚定,心中暗暗发誓: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,他都要走下去,为了自己的理想,也为了大唐的未来。

夜深人静,军营中灯火通明。

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高仙芝的营帐,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……

李豪来到军营,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热情,而是一张张冷漠甚至敌视的面孔。

在杨国忠的授意下,高仙芝的几个亲信开始给盛王下绊子。

队列训练时,他们故意喊错口号,扰乱队伍的节奏;兵器操练时,他们提供的兵器不是钝了就是缺了口;就连日常的伙食,李豪的也比其他人差得多。

李豪心中怒火翻涌,但他深知此刻不能冲动。

他强忍着怒气,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。

他开始仔细观察士兵们的反应,发现大部分士兵并非真心敌视他,只是迫于压力不敢表露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