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番话,原本就心高气傲的太子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,一股难以遏制的恼怒之意自心底升腾而起。然而,面对皇后那威严不可侵犯的旨意,纵使他满心不情愿,也不敢有丝毫忤逆之举。只见太子紧紧咬着牙关,强压下心头的怒火,恭恭敬敬地应道:“儿臣谨遵母后吩咐。”

此时,站在一旁的贾珩微笑着开口说道:“太子殿下,微臣初入宫廷,诸多事务尚不明晰,还望您能多加提点才是啊。”

太子闻言,嘴角微微上扬,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道:“皇兄真是太客气啦。”虽然嘴上说着客套话,但他那投向贾珩的目光之中却明显流露出深深的敌意与戒备之色。不过,这份不善被他巧妙地隐藏起来,若非仔细观察,旁人恐怕很难察觉得到。

对于太子那不友善的眼神,贾珩只是淡然一笑,来而不往非礼也,晚些时候就给他送去个惊喜。

这几日,他暗中安插在宫中的那些小鬼们相当得力,关于毒害皇后一事的证据已经被他们查到了不少,种种迹象都表明此事乃是郑贵妃在幕后操纵所致。

贾珩与郑家以及太子本就势同水火,现在又成为皇后的义子了,自然更要心向皇后,所以就借这个机会让小鬼们把证据交给皇后,到时郑贵妃不死也要脱层皮。

酒宴过后,贾珩就拜别了皇后,离开了皇宫。他带着典韦又去了趟田庄,仓库里还躺着统子姐送的水泥的配方,早点让水泥面世,也好在来年春天开启他的大基建工程。

待贾珩和太子两人离开宫殿之后,此刻偌大的宫中便只剩下了皇后与皇帝二人。

只见皇帝轻轻地拉起皇后那柔嫩的玉手,柔声说道:“爱妃,还是你聪慧过人呐!竟能想出这般两全其美的办法来。如此一来,既能够让你们母子得以重聚,同时又不至于招来旁人的无端猜疑。从今往后,不管是你还是朕对珩儿如何照顾,也无人敢再妄加非议了。”

原来,就在皇后初次见到贾珩之时,皇后对贾珩就有一种亲近感。尤其是贾珩的那一双眉眼,简直与年轻时的陛下如出一辙。然而,正当皇后意欲当场开口询问之际,却看到了来自陛下的隐晦暗示。于是,她强压下心头的诸多疑问,选择了暂时保持沉默。

待到所有闲杂人等皆已离去之后,皇帝方才将贾珩的身世向皇后全盘托出。贾珩正是当年被贼人掳走的亲生骨肉!得知真相后的皇后激动万分,当即就想要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相认。可是,皇帝却拦住了她,并苦口婆心地给她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,皇后最终还是听从了皇帝的劝告,于是也就有了今日这场认作义子的桥段发生。

皇后泪眼婆娑地看着皇帝,声音略带哽咽:“陛下,每次一见到珩儿,臣妾的心都像被针扎一样疼。整整十八年呐!这漫长的岁月里,谁能知晓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?没有亲生父母在身旁呵护疼爱,只能孤孤单单地寄居于他人门下,想必珩儿定然承受了无数的辛酸苦楚。”

皇帝轻轻拍着皇后的手,满脸怜惜与愧疚之色:“珩儿这些年来所受之苦,朕亦深感痛心。然而,他竟能凭借自身之力,一刀一枪地拼出如今这般辉煌成就,实乃不易。值得庆幸的是,朕与皇后失散多年的皇子总算寻回,至于过往种种缺失的关爱,唯有待日后再想方设法弥补了。”

皇后微微颔首,泪水沿着脸颊滑落,滴落在衣襟之上:“此必是上苍见不得我们母子分离,心生怜悯,才将珩儿重新送回到臣妾身边。臣妾万万不曾料到,苦苦寻觅了一十八载的亲生子竟然近在咫尺。若不是陛下独具慧眼察觉其身份,恐怕今生今世,臣妾都无缘与珩儿相认,就此错失这段亲缘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