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大明。
洪武时期。
从万般惊愕中回过神来的朱元璋,几乎是厉声大喝道:“快!快传太医!”
“命太医给太子好生诊治,若是查不出咱的标儿有什么隐疾,咱砍了他们的脑袋!”
太监领命,赶忙拔腿向太医院跑去。
殿内群臣在知道太子居然会英年早逝,也是震惊的久久无法回神。
还是朱元璋这两声暴喝,才终于唤回了他们的神志。
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太子朱标,各怀心思。
有些心思敏锐的文臣武将,已经大致推算出,如果太子崩殂,会引发怎样可怕的连锁后果。
所以,这些人又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一众淮西勋贵,眼神莫名,好似带着丝丝同情的意味。
而徐达、李善长等人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,自然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。
只是稍加猜测,便料想到太子朱标死后,他们可能会面临怎样的结局。
龙椅的那位位,为了给新的储君扫清登基的阻碍与隐患,还会容忍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得以善终吗?
想到这,一众淮西勋贵看向朱标的眼神,愈发担忧起来,恨不得亲自去给他把把脉,虽然他们并不会医术。
朱元璋背负着双手,在御座之下来回踱步,时不时抬眼看看太医有没有到,时不时又转头看看太子,下打量,满脸担忧。
“传咱的旨意,召集天下名医为太子诊治身体,且负责为太子调养身体,还要时刻待在太子身边,关注太子的情况,不容半点闪失!”
“若有谁能诊出太子真的患有某种隐疾,并且治好太子的病,赏万金,封千户侯,赐丹书铁券,世袭罔替!”
这份恩赏不可畏不重,毕竟这会儿丹书铁券的性质还没有发生转变,确实还是能够免除死罪的免死金牌,还没有变成指引皇帝杀谁的风向标。
太子朱标望着光幕中的楷书文字,同样也是呆滞了很久。
原来?本宫已经不剩下几年活头了?
朱标的一众弟弟们,看向朱标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担忧。
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,就让人不得而知了。
就比如此时的燕王朱棣,看向朱标的眼神中不仅仅只是担忧,还夹杂着一丝不可与人知的隐秘想法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原大明。
永乐时期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