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关下何人,速速通报姓名。”

虎口关,一员小校大声喝问道。

此时,已是夜幕时分,根本看不清关下是哪支军队。

若是柔然人叩关,那就危险了。

因此,那员小校不敢怠慢,要验明正身之后,才敢打开关门。

“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。”

“吾等乃大将军麾下将士。”

“大将军本人也亲临此地,还不快开门迎接?”

大将军麾下的一名战将,狐假虎威的回答道。

“大将军亲临?”

那员小校大吃了一惊,觉得不可思议。

虎口关,乃长城十三关之一,关高墙厚,坚不可摧,守关的也是一名正三品的左将军。

但此地偏僻,与外邦接壤。

大将军何等身份,岂会屈尊降贵亲临?

莫非......北边的战事败了?

“大将军恕罪。”

“小的马去禀报将军,即刻打开关门。”

那员小校不敢停歇,急忙下了关,去禀报左将军去了。

左将军正在晚膳,一听,堂堂大将军亲临,吓的丢下碗筷就到了关。

此时,大将军也叫人点了火把,把附近照得亮如白昼。

左将军居高临下,正好看见了大将军。

“还真是大将军。”

“快开关门,恭迎大将军。”

左将军以前去洛城,有幸见过大将军一面,因此认识大将军。

时间不长,大将军及两三万残兵败将,全部进了虎口关。

“末将云天岡,拜见大将军。”左将军急忙行礼。

“别来这一套。”

“我们一路奔袭到了这里,人困马乏,饥肠辘辘。”

“快去准备吃的。”

“吃了之后,我要商议军机。”

大将军急忙说道。

他们一路南逃,大半天了,滴水未饮,粒米未进,早就饥渴交加了。

现在,终于到了虎口关,先吃饱喝足了再说。

“是,大将军。”

左将军不敢怠慢,急忙吩咐手下的兵将,给大将军和兵马们准备饭食、粮草。

幸好虎口关是长城十三关之一,物资充沛,要不然,这两三万人马的吃喝都成问题。

...

吃饱喝足之后。

大将军立即接管了虎口关的兵权,左将军沦为了帐下听令的将领。

“传我将令。”

“派出斥候,仔细探查柔然人的动静,若柔然人大军进攻,速速来报。”

“再令一部分将士,出关收拢溃军。”

“二十五万大军,我不信只逃了这么点儿出来,其他人一定还在附近,只是不知道我们在这里罢了。”

“另外,加固防御工事,把火油、滚木、礌石等守关物资,全部搬到关,随时应对来犯的柔然人......”

“另外,飞鸽传书,禀报朝廷......”

“......”

大将军一番布置,总算把局面基本稳了下来。

于是,一部分斥候,一人双马,出了虎口关,前往北方探查军情。

主要是监视,看柔然大军有无异动。

若是有大规模的调动,肯定是要继续南下。

这样的话,北魏的情况就危急了。

再者,一部分将士连夜出发,在虎口关方圆一百里,收拢溃散的士兵。

真别说,这招特别管用。

那些溃兵一听,大将军在虎口关,都争相逃到了虎口关。

只一个晚,就收拢了七八万溃兵,虎口关都驻扎不下了。

而北魏朝廷,也得知了大将军的下落,以及战况的具体消息。

“拓跋海啊拓跋海,你愧对朕的信任。”

“朕把十八万大军交与你,又再次征兵十数万,你就给朕留了不到十万,让国家元气大伤。”

“等危机解除了,朕非治你的罪不可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