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天后。

玉城体育馆里。

《华夏新生代》的第一期首播,正在进入最后半小时的倒计时。

台下早已经汇集了五千多位观众。

整个现场座无虚席。

一眼望去。

无数的巨型横幅和应援灯牌,闪烁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之中。

顶级的灯光舞美,把会场里的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。

现场有超过七十多家媒体的实时转播。

各大线上平台的观看人数也在不断刷新着记录。

这样的配置和规模。

已经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一场顶级的演唱会了。

可以说,每一位登台的选手,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提前感受到“天王巨星”的出场氛围。

想想也是。

节目组初期就有超过三亿的资金,可整个节目满打满算却只有几十场比赛。

平均每场摊下来的成本,甚至都超出了节目改组之前的总预算。

这没理由不拿出最好的演出效果。

而随着赛程的公布。

有关《华夏新声代》赛制的话题,也再度引发了广泛的热议。

整场比赛,将全程采取积分淘汰制的规则。

满分为一百分。

五十位参赛选手当中。

编号排行前十四的选手,将拥有首轮淘汰赛的轮空权。

他们会以种子选手身份,直接进入下一赛程。

而剩余的三十六位选手们,则通过抽签的形式,两两捉对厮杀,最终决出十八个席位。

值得一提的是。

选手们最后的得分判定,将由四部分组成。

第一部分。

是节目里拥有五位常驻的音乐导师。

清一色都是圈内殿堂级别的人物。

他们会针对选手们在现场的表现,做出即时评判。

与其他节目不同。

导师们这一次不但没有直接淘汰选手的权力。

而且他们的评分在选手的最后得分中,还共计只占到了二十五分的权重。

“我傻了,五位导师每个人手里都只有五分吗?”

“我静姐在节目里这么没有排面?”

“这节目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!”

“堪称史上地位最低的导师........”

“那这样就是不是就搞不了黑幕了呢?”

“........”

第二部分。

是每一次比赛里,都至少会有五千位现场观众出席。

他们拥有现场投票权。

最后统计的现场票数,同样也会在选手的最后评分中占到了四分之一的比重。

特别说明。

这五千名场观众都是经过官方筛选的。

需要通过节目组安排的基本专业考核之后,才能入场。

这也是圈内首例对现场观众有特定要求的节目。

“人在现场,刚过考核。”

“为了进场支持我家哥哥,整整在家学了三个通宵的乐理,家人们把‘泪目’都给我打在公屏上!”

“哈哈,这节目我喜欢,一下子把我的逼格都给拉上来了。”

“我就是玉城本地人,我想去现场啊,可是这票也太难搞了吧?!”

“无所谓,我是黄牛。”

“无所谓,我会上树。”

“........“

第三部分。

则是节目组在线上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投票活动。

所有在官方平台在线观看的观众,都可以实名参与投票。

而每一张有效投票,也都将归入到选手的最后得分中。

“微博上也能投票吗?”

“怎么开通未成年认证啊?”

“我靠,这节目让我隔着屏幕都能有参与感了.......”

“我还想着给我家哥哥拉票呢,结果每一百万份电子投票才能计作一分,这也太坑了吧?”

“......”

最后,也是最别开生面的计分方式。

是参赛的那五十位选手们。

他们中的绝大部分,都是各大头部经纪公司的顶流预备役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